1、本例程序中,输入两个数a,b。把a先赋予变量max,再用if语句判别max和b的大小,如max小于b,则把b赋予max。因此max中总是大数,最后输出max的值。 第二种形式为: if-else if(表达式)语句1;else 语句2;其语义是:如果表达式的值为真,则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语句2 。
2、下面展示两种使用C语言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程序示例。第一种使用整型变量,第二种使用标准输入输出。
3、分析:定义两个变量,然后输入它们,用if判断它们的大小然后用输出语句输出结果。
4、用户输入两个实数。 程序通过三元运算符比较这两个数。 输出较大数。 重复步骤1-3,直到程序被终止。这种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数值比较。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的机会。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控制流程。
1、实验名称 计算出1000以内10个最大素数之和。实验目的 掌握语句结构:熟练掌握if、if…else、if…else 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理解if语句中的嵌套关系和匹配原则,利用这些语句实现分支选择结构。
2、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编写一个水仙花数的C语言程序,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个位上的数字的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1的立方加上5的立方加上3的立方等于153。实验目的 掌握C语言中的变量、循环、条件语句等基本概念。
3、实验内容:计算并输出1000以内最大的10个素数以及它们的和。要求:在程序内部加必要的注释。 由于偶数不是素数,可以不考虑对偶数的处理。 虽然在1000以内的素数超过10个,但是要对1000以内不够10个素数的情况进行处理。 输出形式为:素数1+素数2+素数3+…+素数10=总和值。
4、若程序定义为三行三列的矩阵,并在主函数中键盘赋值。
5、广州小学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程序设计语言II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程序流程控制选择(分支)结构。 掌握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 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使用。 理解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嵌套。
6、实验内容有关指针的程序设计1.编程实现:任意输入的10个数,求其平均值。要求:(1)10个数***用scanf语句读入。(2)利用指针实现对这10个数的访问。(3)要求平均值的精度为小数后面2位。2.编程实现:将一个任意整数插入到一个已排序的整数数组中,插入后数组中的数仍然保持有序。
题目意义 多功能计算器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简化计算及对所学C语言知识的有效应用。在多功能计算器设计的这个实际的例子中,我们运用C语言知识来解决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能更有效地检验自己的C语言学习的水平,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一个数组a作为存储数字的栈,另一个b作为存储操作符的栈,弹出一个操作符即弹出对应的两个数字进行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压回a,直到a中只有一个元素,这个元素即为最后的结果。将算式作为字符串输入,然后检测+_*/字符,再将符号间的字符还原为数字,从左到右计算完成。
这是一个简易计算器的C语言程序,它可以进行基本的数***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求余、阶乘、平方、开平方和绝对值计算。首先,程序包含了必要的头文件,并定义了多个函数来执行不同的数***算。
输出学生的信息以及成绩:通过学生的姓名来查看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等相关成绩,同时也可以分别通过caverage() 、 maverage() 、eaverage() 和comaverage() 来输出语文、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等成绩的平均分数、最高和最低分数。
实验名称 计算出1000以内10个最大素数之和。实验目的 掌握语句结构:熟练掌握if、if…else、if…else 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理解if语句中的嵌套关系和匹配原则,利用这些语句实现分支选择结构。
printf( 欢迎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n );} 2).仔细观察屏幕的输入程序,检查有无错误。3).对该程序进行编译,查看编译输出窗口,检查是否有错误,有错误需要改正错误。无错误就可以运行程序。【实验1-2】设计一个程序,已知矩形的两条边长为2和5,求矩形的面积。
关于C程序设计与案例分析,以及c程序设计作业及答案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海城网站建设
下一篇
河北制造软件设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