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程序设计 > 正文

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课后答案 第六章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答案,以及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课后答案 第六章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看了一点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第四版),有些疑问

这里的a,b,c都是整形 C/C++编程语言中,int表示整型变量,是一种数据类型,用于定义一个整型变量,在不同编译环境有不同的大小,不同编译运行环境大小不同。你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意思就是没有小数点。printf(%d\n,c)就是在屏幕上输出c,%d表明输出的是一个 整数。 也就是说c是一个整数。

第一:C语言语法结构很简洁精妙,写出的程序也很高效,很便于描述算法,大多数的程序员愿意使用C语言去描述算法本身,所以,如果你想在程序设计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去学它。

 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课后答案 第六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举报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更多问题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教材被一些教师批评为“狗屁不通”,并认为他非计算机专业出身,曾是清华图书馆的翻译。有人认为国内出书抄袭现象严重,连谭浩强的错误也被误抄。作为教材使用者,我的感受是,这本书对于初学者较为友好。

假定a为一个整形数组名,则元素a[4]的字节地址为___.

首先a若表示数组名,则a等价于数组首个元素的地址,即a[0]的地址。数组在内存中是以线性的方式连续存储的,就是a[0]、a[1]、a[2]···这样连续存放。其中一个元素的地址可由首地址加上偏移量计算出,即a[i]的地址 = a[0]的地址 + i * 数组元素类型所占的字节数。

 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课后答案 第六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此,a[0][0]的地址是100,a[4][0]的地址是100+4*10*4=140,a[5][0]的地址是100+5*10*4=160。其中,10表示数组每行有10个元素,4表示int类型占用4个字节。

int a[4][3]是一个二维数组,它包含12个元素。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是a[0][0],最后一个元素是a[3][2]。每个元素所占的字节数取决于编译系统,通常情况下,int型在VC中占4个字节,在TC中占2个字节。在不同的编译环境中,int的大小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维数组的地址计算公式为:数组名(首地址)+偏移量×元素大小。其中偏移量指的是需要访问的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元素大小是指数据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

二维数组也就相当于矩阵,行下标的范围是0到8,也就是共有9行,同理,列下标的范围是0到4,也就是共有5列,这就是一个9行5列的矩阵,共9*5=45个元素,其中每个元素由4个字节存储,而 A[0,0]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0,那么存储这个矩阵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地址自然是45*4=180。

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

在大学C语言课程开始前,我自学了谭浩强的教材,通过书中的实例代码和输出结果进行对照和实践,逐步加深理解。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也加强了我的实操能力,帮助我顺利通过了NCRE二级C语言考试。然而,初学者应避免盲目听取负面评论,学习一门语言的关键在于个人兴趣和实践方法。教材选择不当只会让学习过程更加艰难。

此外,针对“喷谭书”现象,需进一步探讨。部分网友将对C语言学习效果不佳归咎于《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一书,这可能过于简单化。实际上,对C语言有着深入了解的读者也持有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书在学术领域中的应用与时代背景的不符。

对于有关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一书的评价,存在不同的声音。一些人批评这本书内容组织不当,例子选取不够典型,以及部分解释不够清晰。然而,也有不少学生和教师认为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因为它系统地介绍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

指代不同 (1)C程序设计谭浩强版本的第四版:这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谭浩强。(2)C程序设计谭浩强版本的第三版:被普遍认为是学习C语言的一本好教科书,并且被全国大多数大学所选择。

版本差异概述 C程序设计谭浩强版本的第四版于201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为谭浩强教授所写。 C程序设计谭浩强版本的第三版被广泛认为是学习C语言的优秀教材,并被全国众多高校所***用。

《C程序设计》谭浩强(第4版)哪有讲的比较好整套的***教程,哪个老师...

1、C语言***教程,由谭浩强编写,曾怡教授讲解,内容详实,适合初学者和进阶者。教程分为28课,总大小约为74G,***较快。教程涵盖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此外,国内专业的***教学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C语言教程资源。

2、《C程序设计(第四版)》是由谭浩强编著,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规划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的正式教材,也是一本自学的教材。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和C语言,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等。

3、其中,翁恺老师讲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以其深入浅出、注重实践的特点,深受广大学员的喜爱。翁恺老师擅长将复杂的编程概念通过生动的例子进行讲解,使初学者能够快速上手。同时,他注重培养学员的编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益。

4、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浙江大学的翁恺老师讲授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颇受好评。翁恺老师讲解清晰,注重基础,适合初学者入门。他的教学***不仅内容详细,而且注重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技巧。另外,郝斌老师的《郝斌C语言自学教程》也是一门值得推荐的课程。

关于c语言自加和自减的问题

1、如果是a--,就是先输出a的值,再对a进行“--”的操作。如果是--b,就是先把b的值进行“--”的操作以后,再输出b的值。

2、在C语言中,自增与自减运算符的前置与后置形式行为存在差异,这主要取决于编译器的实现以及赋值语句的执行顺序。例如,对于表达式x = i++,编译器会按照三个步骤处理:首先是i的前置自增或自减,接着是x值的计算,最后是i的后置自增或自减。

3、C语言中的自增和自减操作符具有不同的行为,这取决于它们是前置操作符还是后置操作符。前置操作符(++x 或 --x)会在操作之后立即对变量进行自增或自减。而后置操作符(x++ 或 x--)则会在操作当前值之后再对变量进行自增或自减。举个例子,我们来看一下 if(x++ = 5) 语句。

4、一个整数自身加一可以这样写:a+=1;它等价于a=a+1;。但是在C语言中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就是a++;或者++a;。这种写法叫做自加或自增;意思很明确,就是自身加一。相应的,也有a--和--a,叫做自减,表示自身减一。++和--分别称为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5、按我们算应该是13,但编译器是在编译过程中认为()里面的优先级的相同的,而且都是先自增,所以编译器就把先把这两个自增计算了,然后就是7+7了。而下面是一样的,前二个也是同时进行。

6、他这个是X变量的存储问题。先看 n = (++x)+(++x);从右至左,先算++x,x=4,这里x在寄存器里的值是4,再算++x,x=5。注意,关键点来了,那这时候,n是等于4+5吗,不是的。

在C语言中怎样定义一个新的函数

1、C语言定义新函数,首先在程序代码中进行声明,指出该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参数类型以及函数名,例如声明一个名为sum的函数,其返回值类型为整型,接受一个整型参数,可以表示为:int sum(int n);别忘了在声明句末尾添加分号。接着,在程序的适当位置调用声明过的函数。

2、函数表达式:函数作为表达式中的一项出现在表达式中,以函数返回值参与表达式的运算。这种方式要求函数是有返回值的。例如:z=max(x,y)是一个赋值表达式,把max的返回值赋予变量z。 函数语句: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加上分号即构成函数语句。

3、首先,打开C语言编译器,新建一个初始.cpp文件,例如:test.cpp。在test.cpp文件中,输入C语言代码:int fun(){return 1;}。编译器运行test.cpp文件,此时成功调用fun()函数输出了内容。

4、首先,一个函数要想调用,就必须有函数的声明和定义。声明就是指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告诉编译器,这是个内部函数。声明方式为:函数类型+函数名+函数参数,并且以分号结尾。函数的调用就在你需要用到它的地方调就可以了,并且将参数传给它。函数定义就是实现这个函数的功能。

关于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答案和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课后答案 第六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课后答案 第六章、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